新能源汽车:1)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对动力电池退换、保修等问题进行明确要求:①在消费者端,该文件的出台细化电动汽车修理、更换、退货责任,明确消费者保障措施,从而增加电动车的吸引力;②在生产者端,该文件提升了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防止低端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破坏市场竞争环境的现象。2)在电池质量要提高的过程中,电池价格也在逐渐下降。由于春节后磷酸铁锂(降幅40%)、四氧化三钴(降幅25%)、石墨化(降幅5%)工序等环节价格逐渐下调,本周电芯价格开始下降。根据中国化学(601117)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在0.7元/Wh以下、三元电芯0.9元/Wh左右。目前电解液价格已经见底,但是整体依然供过于求,拥有盈利差异化以及进入全球供应链的企业将脱颖而出。我们看好中游环节的全球化布局:深度绑定爆款车型的电池及材料企业将获得高于行业的平均成长能力,优选格局清晰化、产业全球化以及电池高镍化的龙头企业,推荐关注新宙邦(300037)、璞泰来、亿纬锂能(300014)、宁德时代;另外,我们测算2019年A00和A级车产销在乘用车中占比约54%,在应对补贴退坡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优势较大,有助于改善各环节盈利能力,且第19年二批推荐目录中配套磷酸铁锂电池的乘用车占比上升22个百分点到29%,其中江淮(6款)、奇瑞(1款)和上汽(1款)的纯电乘用车也逐渐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看好磷酸铁锂在低端车型上的大规模的应用,推荐关注国轩高科(002074)。
光伏:在印度、日本抢装潮结束后海外光伏需求偏弱,而国内需求持续冷清,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有所下降:1)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调价主要来源于二线厂商订单不足,预计二季度整体都将处于下滑状态;2)单多晶硅片需求较低引起整体价格没有支撑,单晶硅片则因为跌价还未传导,本周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硅料四月国内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叠加海外硅料厂复产,价格压力较大。18Q4至19Q1,光伏海外需求旺盛引致国内硅片、硅料有所提价,19Q1印度、日本抢装行情结束后可能导致需求暂时空档,本周产业链价格的下调也预示这一状况,但是国内技术领跑者需要在6月30日前并网,因此二季度产业景气度回调有限,待三四季度国内旺季来临时,产业链价格将较为稳定,我们依然看好19年光伏产业发展;中长期来看,2018年国内装机44GW,随着政策回暖以及平价项目打开的增量空间,国内需求有望继续提升,龙头企业业绩与估值将会互相应证,反应股价的持续提升。继续推荐单晶龙头隆基股份(601012)。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不及预期、新能源消纳力度不足、政策性风险、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