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达网 - 马达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业综观 | 基础知识 | 技术聚焦 | 企业风采 | 行业数据 | 行业新闻 | 用户动态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产业综观 > “女焊子”攻克核电设备“魔鬼焊接”
W.biz | 商业搜索

“女焊子”攻克核电设备“魔鬼焊接”

信息来源:mmmaaa.com   时间: 2020-02-13  浏览次数:13

白映玉(左)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做课题攻关。

任何职业岗位都有艰辛、不容易,只要能够坚持、肯付出、愿意奋斗,也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造出精彩的人生。——白映玉

开篇语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离不开技术战线上的开拓与创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各行各业践行、发扬“工匠精神”的奋斗者。多年来,广州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双手创造了发展奇迹,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不少一线劳动者潜心钻研,以创新焕发产业活力。上月起,信息时报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系列报道,现在我们走近在各行各业奋战的“顶尖工匠”,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风采,传扬他们的精神。

□专题统筹信息时报记者吴瑕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陈子垤本版图片受访者提供

工匠简介

白映玉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是东方电气(600875,股吧)(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的一名手工焊工。从事手工焊工作近三十年,白映玉不仅把焊接当成一种兴趣和爱好,而且掌握了一手连男焊工也自叹不如的绝活,被称为“焊接之花”。白映玉所在的核岛焊接班组有40人,她是唯一一个女焊工。

手工焊班组

唯一一名“女焊子”

1991年,白映玉从技校毕业后在四川锅炉厂参加工作,选择当一名手工焊接工。白映玉说,她喜欢能动手、挑战性高的工作。“其实那时候毕业分配工作,父母也问过我愿不愿意干轻松一点的工作,我拒绝了。”白映玉说,她分配到车间的第一天,同学更是给她泼冷水。

白映玉并没有打退堂鼓,因为她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干出来。参加工作的第四年,白映玉开始积极参加厂里组织的焊工竞赛,并逐渐取得好成绩。1997年白映玉晋升为焊接技师,2004年获评焊接高级技师。2008年白映玉怀揣对核电制造的仰望与好奇心,她从四川成都走出来,通过了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的考核。“如果当时没有这个转折,就没有这段最美好和特别的一段人生经历。”

“新的岗位与之前相比,焊接的技术、要求、标准完全不同,新产品、新材料,什么都是新的。”白映玉说,当时公司的核电装备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人对核电焊也很陌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作为厂里唯一一个高级技工,白映玉挑起产品焊接、焊接质量问题处理,指导年轻焊工的重任。“那会很困难,经常加班。”在最初的2年,白映玉的生活只有车间和宿舍两点一线,不过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核电焊接质量有了保障,带出来的年轻焊工也可以独当一面。目前,白映玉所在的核岛焊接班组有40人,她是唯一的女焊工。

攻克“魔鬼焊接”难题

在核电焊接领域,白映玉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招牌”。但回想起当年苦心钻研、突破技术难题的岁月,她依旧印象深刻。

在核电焊接领域里,曾有道工序被称为“魔鬼焊接”,是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水室封头环峰内壁镍基和不锈钢的堆焊。难点在于作业环境“恶劣”,白映玉表示,首先要通过狭小孔径钻到钢构件内部施焊,“空间直径也就2米多,只能猫着身子作业。”另外在钢构件的外部,12把燃烧装置在为其加热,焊接工尽管身着防护服、耐高温鞋,但是工人脚底的温度已接近200摄氏度,体感温度超过40摄氏度。“在那种环境中,人会很焦虑。”2014年,白映玉所在班组接到了攻克“魔鬼焊接”的难题,“当时只有我一个高级技师,我说来承担任务,大家一起参与进来。”

白映玉和工友们逐一找解决方法,形成一个方案,“经过大家的努力,用7天时间完成这道工序,并且在探伤检测时一次合格。”白映玉说,那会大家兴奋得比发钱还开心。

摸索焊接新工艺形成操作标准

白映玉告诉记者,在国家名片“华龙一号”项目蒸汽发生器制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

“第一台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水室封头疏水管的焊接,是整个核电行业内的焊接难题。”白映玉主动接下了这个焊接攻关课题。在开工之前,她结合所焊材料的特性及工艺检查要求,写了一个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由于是有限空间作业,焊缝所处的焊接位置非常不好,4根管8条焊缝,每条焊缝周长不到8厘米,“当时我用了6个多小时才完成,回家辗转反侧了一晚没睡好。第二天传来喜讯‘探伤一次合格’,这是自两代半开始以来第一次这么完美。”白映玉表示,整个焊接可谓精雕细琢,“跟绣花一样”。

白映玉对操作过程要领进行了归纳总结,做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画册,作为操作标准进行推广。截至2018年6月,他们公司已完成四台产品32条焊缝的焊接工作,所有焊缝探伤均一次性合格,焊接时间也缩短到了4个多小时。

成立工作室致力培养年轻技术骨干

在工友的心目中,白映玉是一朵璀璨的“焊接之花”。白映玉在焊接核电设备这个行业内,能够在不同产品、不同焊接方法和不同工艺上得心应手,成为东方重机技术最全面的焊接能手。

2016年4月白映玉成立个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研究型和技能型团队组织,目前成员已由最初的18人上升为2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6名、高级技师5名、技师7名、技能骨干人才7名。

白映玉回忆,曾有某项目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CRDM管密封堆焊,由于焊接结构特点,极易在根部交界处应力集中形成根部裂纹。面对焊接难题,白映玉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主动承担了该项焊接难题的攻关任务。“当时我们团队反复交流讨论,但是试验过程并不顺利。”白映玉说,那段时间项目出现的问题让她很是困扰,“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如何解决问题。”最终白映玉大胆提出更换焊接方法,采用焊条电弧焊进行焊接,终于在两次焊接工艺试验后,彻底解决了焊缝根部裂纹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完成了多项核电设备制造焊接难题的攻关。白映玉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同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马达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