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时,一辆接一辆满载海鲜的大货车准时抵达京深海鲜市场。才20分钟,海鲜市场前不到200米长的道路已被堵得水泄不通。大货车刚停在离居民楼仅30米远的路旁,五六个推着板车的小贩便冲过来。
“快搬!快搬!”在轰鸣的马达声中,没有熄火的货车司机大声催促着。一阵紧一阵的叮当哐啷,一箱箱海鲜被小贩们扔到了板车上。
这时,临街的窗灯也亮了,住在附近的百姓也被吵醒了……
“我们都是被吵醒的,这样的生活,已挨过了十几年,没人管得住呀!”一位遛早儿的老大爷指着大货车说。
在随后的两个小时里,不断停靠海鲜市场前的货车多达数十辆。
“装卸鲜货的速度都很快,所以大家都不熄火。”一位司机辩解道,“也常有附近的居民跟我们抱怨,太吵影响了他们休息。可我不停这儿,停哪儿呀!”
“只要听到货车的轰鸣和小贩的吆喝,我就知道已是早晨5点了。”居民刘先生说,大货车闹腾到早晨6点,接着是前来上货的小贩。一辆接一辆的厢式货车就停在居民的窗根儿底下,找不到地儿的干脆占了820公交站,进不了站台的公交车和赶着上班的乘客都被挤到了机动车道上。每到早高峰,南北向的双向车道上,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都绞在了一起,喇叭声、行人的抱怨声此起彼伏。
直到7点多,最后一辆厢式货车离开820公交站,整条路段才算通畅,海鲜市场前和居民楼附近也安静了许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货车过后的路面上结了薄薄一层冰。原来海鲜是冷链运输,每次卸货都会从车厢内流出大量冰水,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还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增加安全隐患。
“因为噪音和污水的问题,附近的居民可打了不少举报电话。街道也时常组织现场治理,可惜这些问题仍不能根治。”一位大红门街道工作人员解释,小贩跟我们打游击战。我们堵住这条路,他们就躲到了另一条路上。
日前,记者从街道获悉,城管、交警等相关部门将提前执法时间,联合对重点区域派专人盯防。此外,街道明确要求京深市场加强文明经商的宣传。下一步,街道将根据辖区居民举报,在光彩路、南顶街、金桥西街等重点路段加装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