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9月2日援引乌克兰“Defense Express”信息咨询公司消息称,乌克兰安东诺夫公司已经与中国企业签署了钛半成品供应协议,以此获得的材料将被用于组装安-178运输机。而在不久前,一名乌专家警告称,在不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情况下,乌克兰知名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马达西奇公司将失去未来。

报道称,乌克兰公共电子采购系统ProZorro的数据显示,乌方在7月26日签署了20吨钛合金半成品的供应合同,其中包括38种商品名称。根据推测,其中某些部件的运输标记表明它们将被用于组装安-178-100R运输机。整笔合同的定金达到了将近160万美元,(中方)将在180天内完成交货。

报道提到,在2020年12月,乌克兰国防部与安东诺夫公司签署了一份采购合同,旨在引入3架安-178-100R运输机。该合同规定,安东诺夫公司将在2023年上半年向客户交付首架飞机。

综合报道来看,就在乌方被曝向中国采购钛合金部件材料前,乌克兰分析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奥赫里缅科才刚刚向俄罗斯新闻网“ukraina.ru”网站表示,乌克兰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马达西奇公司原本可以参与制造21世纪的飞机,甚至有望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之一。然而,随着乌总统泽连斯基在今年3月23日签署了一项“保护”命令,马达西奇公司——这家中企持有超过50%股份的发动机制造商被乌方强行收归国有。
奥赫里缅科解释称,乌方的举动导致中国将不得不从俄罗斯,而非乌克兰采购航空发动机,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俄罗斯出口利润增加,而乌克兰出口利润减少,整个市场格局也会发生转变。由此,奥赫里缅科断言称,“马达西奇公司现在已经没有未来了”。